改革風正勁 揚帆新征程 肇慶用好用足“關鍵一招”全面深化改革再上新臺階
營商環境試評價排全省第5,法治政府建設考評排全省第4,“數字政府”建設走在全省前列,2020年第四季度改革熱度第三方評估肇慶在全國318個副省級以下城市排第11名……
這份實干鑄就的亮眼成績單背后,是肇慶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寫就的華章。去年以來,肇慶市用好用足改革這個關鍵一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持續發力,啃下了一批改革的“硬骨頭”,破解了一批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老大難”問題,全面深化改革再上新臺階,為肇慶高質量發展匯聚了新動能。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發展關頭,改革者勝。2020年以來,肇慶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堅持把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貫穿改革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高舉改革旗幟,保持戰略定力,以更堅定信心更有力措施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過去一年,肇慶強化“一把手”抓改革,市委主要領導主持召開3次市委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一批重要改革文件,研究部署43項年度改革重點任務和4項專項改革試點。同時通過大力實施“上級政策+外地經驗+肇慶實際”相結合的決策模式,持續推進“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抓好重大改革綜合督察,全面提升改革工作效能,推動改革走深走實、落實落細。
為搶抓“雙區”建設、“雙城”聯動重大機遇,肇慶堅持配套發展、補缺發展、特色發展,積極嵌入大灣區產業鏈、創新鏈,主動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港肇產業合作示范區謀劃建設。為深化營商體制機制綜合改革,打造大灣區一流營商環境高地,肇慶還深入實施《肇慶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一流營商環境若干措施》,研究制定改革2.0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過去,因審批流程多、環節復雜等問題,房改房辦證一度是群眾辦事的“痛點”。今年以來,肇慶市自然資源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優化房改房上市交易登記流程,在全省率先實現房改房業務“一窗辦理、一天辦成”。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企業開辦一天辦成、不動產登記一天辦成,工程建設審批總時長實現“80、55、45”目標,產業投資項目“雙容雙承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肇慶在全省率先落地“信易擔”,在建設工程招投標領域推廣使用電子保函,實現守信企業投標擔?!熬W上辦”“零跑腿”,綜合信用指數排名全國前列;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利用“粵信融”肇慶分平臺拓展企業融資渠道,在全國率先探索“薪保貸”融資模式,獲評經濟日報主辦的全國“金融服務復工復產十佳典型案例”。
在行政體制改革方面,肇慶還縱深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實現了“一個全國率先、十二個全省率先”?!盎浭∈隆闭貞c專版在全國率先推出低保及特困人員全流程線上申請辦理電子授權模式,“粵商通·肇商通”“粵政易·肇慶易”等全面推廣應用,全市實現“一次辦成一件事”425個主題服務落地實施,市級共推出1695項“零跑動”政務服務事項……
一個個“肇慶方案”的推出,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改革貢獻了智慧,也塑造出全新的肇慶形象。隨著改革不斷深入,社會治理現代化方面肇慶也率先邁出了步伐。去年以來,肇慶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獲批第一期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
肇慶還探索鄉村社會治理綜合改革,以德慶縣官圩鎮為先行試點,聚焦“厘清責任、轉換頻道”,以組建黨群服務、建設發展、社會事務、依法治理“四大中心”和放權強鎮、賦能活村為抓手,著力破解“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干部在干、群眾在看”等問題。在社會治理共同體試點建設中,以星湖同舟、“鄰利樂城”等10個基層共同體試點已進入總結成績、提煉經驗、全面推廣階段。
為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肇慶民生領域的各項改革也在快馬加鞭地推進。去年以來,肇慶深入推進公共衛生應急領域改革,在全省率先上線疫情防控專區、率先落地“粵政圖”應用、率先實現“健康碼”全鏈條全覆蓋全場景;縱深推進縣域義務教育教師“城鄉聯動、雙向提升”改革,以肇慶中學為盟主組織10所學校成立肇慶市普通高中千人學校聯盟,帶動全市教育資源整體優化與教育質量整體提升;完善就業創業機制,深入實施“肇慶名廚”“肇慶工匠”“肇慶管家”三項工程,大力推行新型學徒制、訂單式培養等人才培養合作模式,與小鵬汽車等100家企業簽約成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聯盟,實現“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
潮涌催人進,風正好揚帆。下階段,肇慶將重點抓好產業招商落地攻堅、營商環境、信用體系、智慧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鄉村社會治理綜合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開展端州區放權強區綜合改革、肇慶高新區和肇慶新區加快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德慶縣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等重大改革試點,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進民生社會領域改革,深入推動社會治理領域改革向縱深發展,為肇慶走對走實走好高質量發展路子,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提供強大動力,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